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AR)是指在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隐性遗传的特点。这里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它们在遗传过程中遵循隐性遗传的规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人群中存在没有症状的携带者。一对等位基因,我们用A表示正常的基因,用a表示突变的异常基因。那么,这对等位基因就有如下三种组合形式:AA为完全正常;Aa为携带者基因型;aa为患者的基因型。每个人在同一等位基因上的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于是很容易推论:只有父亲和母亲都至少携带一个致病基因a时,后代才有可能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两个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造成的。如果父母在该等位基因上的基因型都是Aa,那么他们生育的后代成为aa的概率就是25%。不同疾病人群中致病基因的携带率不同,有些较高而有些较低。例如,脊肌萎缩症是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Aa携带者的概率约为1/50。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1/50的可能是脊肌萎缩症的携带者。假设某人的基因型是Aa,但是只要他的配偶是AA,那么他们所生育的所有孩子都是正常的,尽管有50%的机会成为携带者,可是外表上是看不见的。这样,这个致病的基因就可以在家系中一直传递下去。直到有一天,这个家系中的一个携带者与另一个同样也是携带者的人结婚生育后代(这种概率是1/50),生育了一个患有脊肌萎缩症的孩子(他们两个人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才发现原来家系中存在很多携带者。很多人对于“没有家族史”的遗传病发生很不解,其实这是最简单的隐性遗传规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图

正是因为如此,近亲结婚被法律所禁止。近亲结婚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生几率。例如,表兄妹的基因同源性是1/8。如果某人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Aa,而这种致病基因的人群携带率是1/1000,那么他遇到一个同样是Aa的配偶的几率是1/1000,他的后代基因型为aa,即发生该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4000。现在,如果他和自己的表妹结婚,他的表妹是Aa的概率是1/8,于是他们生育的孩子为aa的概率就是1/32,发生概率比与无血缘关系的人结婚增加了125倍。换句话说,近亲结婚使得两个携带者碰到的概率大幅增加,从而造成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生概率也大幅上升。

对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即基因型为aa的人,只要他的配偶基因型是AA,那么他们的后代也不会发病,但是都会成为携带者;只有他们的后代再与携带者婚配,才可能再生育患者。因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不会在一个家系中垂直传递多代。发现人群中的致病隐性基因携带者是预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重要措施。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典型家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类型。肝豆状核变性、脊肌萎缩症、苯丙酮尿症等都是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