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自己的第一次东北冬季摄影中学到了什么

发布日期:2013-02-04

冬季摄影

也许对于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从没经历过极寒天气的南方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于-30℃的气温只停留在想象的层面上,那么你也一定会对在如此气候下的摄影产生一丝不确定的感觉。当然,所有摄影知识和技术都不会改变,然而在低温下我们可能碰到一些平时不会碰到的问题,这是需要有所准备的。

我花了5天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东北冬季旅行,游览了哈尔滨、东升和雪乡。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在极寒天气条件下进行摄影。我从自己的第一次东北冬季摄影体验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冬季着装概要

结冰的人

在严寒的户外拍摄照片首先要保护的不是器材而是自己的身体,因为天气足以冷到让你不得不尽快回到室内,甚至有冻伤的危险。也许我会另外写篇文章专门谈谈服装的问题,在这里只是简单说说自己的经验。四层的户外标准着装依然是有效的,穿得太多容易限制活动。东北冬季很干燥,几乎不下雨,因此着装的防水性次要于保暖性。最容易觉得寒冷的并不是你的身体,而是头、耳朵、面部、手、脚等部位,因此帽子、耳罩、围巾、手套和鞋子都很重要。

我建议你穿一双Gore-Tex或者类似面料的鞋子。我始终觉得如果你身上只有一件Gore-Tex装备,那就应该是你的鞋子,在雪地里也是一样。我有一双旧的Gore-Tex鞋子尺码偏大,我在里面套了一副毛线袜套,一路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可能的话穿一条Gore-Tex外裤,因为双腿很可能会没入雪地。但是普通材质不容易渗水的外裤也行,绑一副便宜的雪套也能够满足一般的户外需求。

另一个需要提醒你的是手套。我建议你戴两幅手套,在滑雪手套里面戴上一层绒手套。滑雪手套过于厚重,操作相机非常不便。如果你偶尔脱下手套拍照片可能没有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大多数人可能手都会冻得受不了。因此,再戴上一副基本不影响相机操作的绒手套会给你很多帮助。我原本在里面套了一副很薄的纺织手套,结果发现太薄了一些,而且第一天就破了。后来我戴了我太太的绒手套,好很多。有一段时间我基本只戴绒手套,不操作相机的时候就往羽绒服斜袋里一插。天气冷到不可思议,仅仅10分钟,我脱下的滑雪手套居然完全冰住了!还好我有一副绒手套能对付一下,不然估计三脚架都收不下来。

关于摄影器材使用的一些经验体会

东升雪谷

我注意看了一些相机的规格参数,大多数都把工作温度定在0-40℃。我自己的体会是相机在极寒条件下基本都能正常工作,包括我这次带去的小DC佳能S90。但是,电子设备在低温下的反应会变慢。我最明显的感受是在对焦时多次碰到对焦点移动极度缓慢甚至无法正常移动的情况,同时电子快门的释放时间也会明显延长。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严寒下锂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幅下降。事实确实如此,而且这种下降是你很难准确预测的。有天早上我5点出门爬上一座积雪至少可以没到腰部的山坡,一直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一节电池前后坚持了1个多小时,拍了约100张照片。其实我也是有意考察一下相机完全裸露在寒冷空气下的表现。原以为自己已经大致了解了电池的续航能力,没想到后来在东升到雪乡的路上有一次我把相机从包里拿出来之后居然就直接没电了。事后猜测可能是因为我有一段时间把把直接扔在雪地上,导致温度明显下降而造成电池无法正常工作。

无论如何,准备一些备用电池是必要的。由于我的单反只有一节备用电池,因此我选择另外带上两台其他相机,包括S90和我借用的一台微单。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事实上电池对我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我甚至没有使用过S90的备用电池。而S90为何会一直电力比较充沛也是我从这次拍摄中学到的另一个经验。

羊草山顶

由于穿戴很多,在旅行路途中拍摄照片会显得比较麻烦。即使我很注意地在不拍摄时把单反放回包里,我发现其实我的Think Tank DH20里面和外面温度差不了多少,相机在里面依然结冰。由于相机本身很冷,而相机包一般都有衬垫,因此包里面简直变成了一个现成的冰箱。但是,我可以把S90放进羽绒服的口袋,我的体温能够保持它的温度不至于太低。虽然只是放在外袋中,效果依然是显著的。想一想,为什么手套戴在手上不会结冰但是一脱下来就会冻住?显然体温的作用是巨大的。

因为受低温影响相对较小,加上取用方便,S90在整个旅途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后,我发现电池放在包里也一样冰冷,因此把电池也都放进羽绒服的口袋中。这样做唯一的问题是进入室内后口袋里的东西都会湿掉,不过至少在我这次拍摄经历中这并没有造成任何实际的影响。

树

我们都知道,当从冰冷的室外进入充满暖气的室内之后,器材会结露。到东升的下午我在进入室内1小时以后把相机从包中拿出来,结果不一会儿整个机身和镜头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到不可想象。此后我采取的策略是在室内不把相机拿出来。我在室外把电池取出以供进入室内后充电,相机就一直放在相机包里。这样就避免了结露问题的发生。我知道有人建议使用塑料袋密封的方法,我没有实践过因此不好评论。此外,我也曾想过略微打开相机包的拉链以让相机缓慢升温,但是我发现自己并不需要在室内用相机也就没有尝试。

极寒天气下还有一个问题是器材可能会结冰。虽然相机上经常覆盖一层薄冰,甚至在我对焦时直接冰住我的眉毛和帽子,但是相机的机械功能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反而是我的三脚架一度被完全冻住,球台无法转动,脚架的锁定开关无法打开。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回到室内,等待冰慢慢融化。如果强行移动被冰住的关节将很可能彻底损坏机械结构。

关于摄影的三点小建议

雪乡清晨

如果能够意识到环境对人和器材的影响,那么摄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三点小建议是我能够想到的。首先,东北日出较晚,如果是身处谷地中的话太阳要从山头后面露脸会更晚。一定要对此有所了解,不要起来太早,不然在外面站上两个小时——就像我这样——可绝对不是好玩的。其次,与上面一点相应,虽然日出晚日落早,但是太阳位置低,大多数时候光线都相对柔和,一天中适合拍照的时间却比较长。这是高纬度地区摄影的一个优势。最后,当面对大片雪地的场景时,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会倾向于以雪地为主体进行曝光。如果你认同向右曝光法则,那么使用+0.3~+0.7EV的曝光补偿设置在大多数时候可能是合适的。当然,要注意看直方图。由于在这样的场景下雪地经常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因此要避免高光溢出。

原本在严寒天气中旅行也就相对不易一些,摄影就更多一点困难。但是,当面对一望无垠的雪原又总是欲罢不能。保护自己,蹂躏器材,留下美景,带走回忆,权当我对自己第一次-30℃摄影体验的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