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O! 我不是狗狗!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若干年前我写过一篇随笔,名字叫《by my side》。大意是因为种种原因,上海市的大多数公园都不再安置动物,小时候那种去公园看看狮子老虎的场景居然一下子成为历史。说起来把动物关在笼子里展出也许不是很人道的事情,尽管是残酷的现实,可是我们多少人都因此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那时候去公园看看动物已经是如节日般盛大的活动,假如去一次西郊公园,那就已经仿佛今天出国一般的感觉了。
某天去和平公园,发现没有了狮子老虎的公园好像少了很多期待——记忆里游玩公园,看狮子和老虎基本属于压轴大戏。原本竖立着笼子的地方空空如也,让人有些伤感。和平公园还算好,专门围出了一个收费的动物岛,还养着骨瘦如柴的老虎,看了更心酸。杨浦公园就什么都没有了。早两年移走了猛兽之后还剩下猴山,以前我和妻子(那时候还没结婚)还会没事在那里看看猴子,最后终于一个都不留地搬走了。
说起来其实这些动物真的对日常生活毫无影响,甚至可以说动物从公园里消失不会激起现实的一丝波澜。然而,有一种很强烈的颓废感涌上我的心头:原来要看到“狮子”、“老虎”这类似乎太熟悉不过的东西已经变得这么不容易了!于是我回来写了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算是一种怀念,也是对于童年的寄托。那些陪伴着我们童年的动物,曾经如此真实地在我们身边,现在似乎已经更加远离我们的生活了。
可能因为个性使然,也或许是生活经历,我们一直觉得让羊羊接触更多自然是一种最合理的学习方法。对我妻子来说,脑子里估计就没有游戏上瘾的开关;对我自己来说,其实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网瘾——游戏、论坛、电视剧。我相信一种理论,即如果在幼年期让孩子接触某些东西,虽然无法留下能够回忆的记忆,但是可能会一直在潜意识里浮现。比如,有人说,在童年期不让孩子接触甜食,在长大以后相对来说会对甜食有节制一些。所以,我们希望她能够更多地接触和电脑、电视、手机无关的,或者说即使没有人类也会存在的事物。
羊羊能够完整说出名字的第一种动物不是猫,不是狗,而是企鹅。那是因为她有一只玩具小企鹅,她早先叫它为“企”,后来慢慢能够叫出“企——鹅”。当她在公园里看到企鹅,原本以为会很开心,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反应竟然是“臭”——真的蛮臭的。不过还是很有兴味地趴在旁边看,看企鹅游泳,看到企鹅游上来说“下去”,看到企鹅潜下去说“出来”。这时候我觉得学习真的是一个莫名的过程,就这样明白了两个词语?
上一次带羊羊来上海动物园的时候还不太会走,看到动物也没有太大反应,似乎只有羊驼还看得津津有味。这次知道老虎在睡觉了,还提出要爸爸带她去看老虎“困觉觉”。岂止老虎在睡觉,狮子也没浪费精力。但是,当我指着狮子问羊羊的时候,她说,狗狗!我看看,好像也是有点像!难道母狮子就长得那么像狗狗吗?
总算让羊羊认识了狮子,而且还认识了狮子爸爸和狮子妈妈。怎么说,狮子爸爸看起来总不像狗狗了吧?对我来说,也没有期待70-200mm镜头能够拍到这么满意的“动物园狮子”。真的是一幅非常满意的狮子照片。下面这张照片其实雄狮的姿态也很威武,但是有一点抖,非常遗憾。我估计这应该是在一定快门速度下所引入的抖动,VR开启的情况下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些。
话说这次去动物园还发生了一件无语的事情:我居然和她们两个人走失了,两次!差点想着是不是要去大喇叭广播找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90年代。关键是走失了一次竟然也没有吸取教训,还把两个手机放在一个包里,导致在野马的地方再次走散。据说当时她们就蹲在那里看野马,而我走过去没有注意她们——你们这是有多矮啊——还是我的注意力在野马身上——野马真的是一种非常上照的动物——根据雯敏的说法,在那么大的公园里走失了两次居然还能找到,说明我们太有默契了。好吧!
也许有人会问我狮子是怎么拍的,野马是怎么拍的,其实都非常简单。而且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你稍微等等动物的更好姿态,而是为了说服你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季节里带上家人出去看看久违的动物和久违的花。
人生不需要诗和远方,因为诗一直在你的身边。走出去,发现这个季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