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评测

发布日期:2015-09-20

最近有机会试用了近年非常热门的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撰写了这篇简单评测。严格来说,这不是评测,而是我的试用体会。我的感受可能比较主观,我也没有很客观的评测工具,只是在使用过程中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仅供大家参考。

整个试用的周期非常短,前后只有三天时间,包括了一个周末。我带着镜头去了一次雪窦山,总共拍摄700张照片。原本打算带上尼康16-35mm VR和70-200mm f/4 VR,不过由于正好颈椎病发作,活动相对受限,不敢负重太多,因此只带了这一支镜头上路,三脚架也没带。关于15-30mm和尼康16-35mm的比较主要是在室内使用的体会。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6 腾龙SP 15-30mm f/2.8 VC样张1

腾龙15-30mm f/2.8 VC镜头简介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是腾龙公司于2014年末发布的一支全画幅超广角镜头。它的最大卖点是f/2.8恒定光圈和防抖(VC)。目前,尼康和佳能的原厂f/2.8超广角变焦镜头都没有搭载防抖,f/2.8+防抖使得镜头的灵活性大幅增加。腾龙镜头覆盖的15-30mm焦段也比较实用。

在广角端,尼康有著名的14-24mm f/2.8。这支镜头以锐利著称,其锐度超越了既往设计的同焦段定焦镜头。佳能有16-35mm f/2.8 L II,尽管在成像质量上没有尼康14-24mm的口碑,然而也是一支优秀的专业镜头。就在最近,佳能推出了11-24mm f/4L,虽然并不是f/2.8,可是广角端达到了惊人的11mm。此外,佳能和尼康还都有16-35mm f/4防抖镜头,因此在广角端单反相机用户的选择不可谓不丰富。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

腾龙所瞄准的正是两家丰富产品线中的一个漏洞:f/2.8恒定光圈+防抖。既往副厂在APS-C领域生产了不少广角变焦镜头,适马的12-24mm全幅镜头也曾经是相对廉价的全幅广角代表。近年来,腾龙和适马都放弃了单纯追求低价的策略,而是设计与制造一批品质上乘,价格相对原厂镜头略有优势的产品。这支SP 15-30mm f/2.8 VC镜头正是这一策略的代表之一。

腾龙SP 15-30mm f/2.8 VC是一支希望与尼康、佳能同级别镜头在同一水平线竞技的产品,从设计到做工都秉承高标准,而不是把降低成本放在首要考虑。同时,它7000元不到的价格又比佳能和尼康的原厂镜头有优势,上市后很快获得了市场的关注。一些权威网站也对这支镜头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成为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副厂镜头之一。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主要性能参数:

  • 视角:110°32' - 71°35'
  • 镜头结构:13组18片
  • 放大倍率:1:5
  • 最近对焦距离:0.28m
  • 最大直径:Φ98.4mm
  • 滤镜尺寸:不能安装滤镜
  • 光圈叶片:9片,圆形
  • 最小光圈:f/22
  • 镜头长度:145mm(佳能口);142.5mm(尼康口)
  • 镜头重量:1100g
腾龙SP 15-30mm f/2.8 VC样张2

做工和操控

这支镜头的做工很出色,镜身设计简洁,不显得过于肥大。但是入手非常沉重。虽然知道镜头重量是1100克,然而拿在手里、尤其是装上相机后仍然比预想的更重。很不巧,正好颈椎不舒服,没法把相机背在肩上,整个一天都拎在手里,感觉确实重的可以。对轻便有要求的人请务必考虑到这一点。

腾龙镜头前的金圈已经进化成了银圈。在镜身后部有两个开关,分别控制VC和切换对焦。镜头采用了第一片非球面镜片设计(所谓的灯泡镜头),集成了莲花状遮光罩,所以配备的是一个推压式镜头盖。这种设计与尼康14-24mm f/2.8和佳能11-24mm f/4镜头一致,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使用普通的旋入式滤镜。

腾龙为15-30mm f/2.8 VC配备了各种最先进的技术,包括XGM大口径双面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Di超低色散镜片、USD宁静波马达、纳米涂层以及VC防抖等。从做工、性能配置到重量,显然腾龙希望打造的是一支全能、高素质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虽然镜头非常重,但是因为不是太长,安装在D810上还算比较平衡,也依然可以塞进我的Versapack摄影包。镜头的握持感很好,变焦环比较均匀,可是在两端的阻尼略大了一些,感觉有些紧。在15mm和30mm端,我很多次变焦时都没有推动变焦环,以至于以为是不是转错了方向。对焦环倒是很柔顺,虚位不明显。

在变焦过程中整个镜身的长度保持不变,但是内镜筒会前后移动。在15mm处前组镜片移到最前端,几乎与遮光罩短边齐平,在30mm端则要退回去不少。为了保护镜头,在拍摄结束后或者平时不使用的时候最好把焦段放到30mm,以避免前组镜片的意外损伤。此外,由于15mm端镜片比较突出,这可能会影响广角端的抗眩光效果——尼康14-24mm也有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虽然腾龙15-30mm f/2.8 VC镜头比较重,然而使用起来还是很舒服的。除了变焦环两端阻尼过大了一些,其他方面都无可挑剔。这是一支你会喜欢拿在手里的镜头。

腾龙SP 15-30mm f/2.8 VC样张3 腾龙SP 15-30mm f/2.8 VC样张4

防抖与功能细节

防抖是腾龙15-30mm的重要功能之一。腾龙的防抖功能称为VC(Vibration Compensation),类似于尼康的VR和佳能的IS。虽然很多人依然宣称广角镜头不需要防抖,然而有防抖至少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大可把VC按钮打到OFF档关闭防抖。我在腾龙官网上没有找到关于15-30mm镜头防抖功能到底能够补偿几级快门的确切描述。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并不认为这种补偿几级快门的描述在实际拍摄中真的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针对15-30mm镜头的防抖效果,我的总体印象是有效,然而并不惊艳。从原理上分析,镜头防抖在广角镜头上的效果要略逊于长焦镜头。很难评价到底VC能够补偿多少级快门,我想更主观地来描述事实。

首先,我不是铁手,而且拍摄的时候因为颈椎的原因肩部活动受限,所以也许我对快门速度的要求更高一些。其次,D810的分辨率很高,细微的抖动也会造成模糊。在D810上看起来模糊的细节如果换用1200万像素相机来拍可能就会很清晰,因此对细节是否清晰的判断取决于你的拍摄分辨率,当然也取决于你的个人容忍度。以上两点都决定我对于最低快门速度的容忍度也许比较低。

一般来说,在没有防抖的情况下,我会用比倒数法则高一级的速度来确定最低快门。在15mm,我能接受的最低快门速度一般为1/30s。当速度降低到1/15s,我无法保证每张照片都很清晰,或者说有相当数量的照片会引入抖动引起的模糊。在启用VC防抖的情况下,低速快门的拍摄成功率会提高。也就是说,在不使用VC时1/8s快门无法获得清晰的照片,然而VC可以带来1/8s快门速度下一定的照片成功率。我获得的最低快门速度是1/4s,照片非常清晰,但是只此一张。在1/2s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拍到可用的照片,然而放大到100%能够看到显而易见的抖动。

所以,VC防抖可以增加低速快门的拍摄成功率,具有实际的效果。VC防抖能够让我以低于普通快门速度2-3级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成功率,这本身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须知,此次出行大多数照片都是以1/15s甚至更低的速度拍摄的,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确实是VC防抖让拍摄成为可能——哪怕成功率不是非常之高。

腾龙SP 15-30mm f/2.8 VC样张6

提供防抖是腾龙15-30mm镜头的优势,但是这支镜头和一些同焦段镜头相比也有一个劣势,即无法安装常规尺寸的滤镜。假如你希望使用减光镜或者偏振镜等,可能需要特殊的解决方案。我在网上已经看到有针对腾龙15-30mm镜头的滤镜解决方案。不过作为小众商品,价格不菲。如果你有现成的滤镜系统,尤其是77mm螺旋口滤镜系统,那么15-30mm的前组镜片设计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减分因素——当然,佳能11-24和尼康14-24都有这个问题。

我在使用15-30mm f/2.8 VC的过程中还注意到一个意外的现象。我起先发现D810的ISO自动控制功能无法识别这支腾龙镜头的焦段。依照ISO自动控制功能的设计,当我进行变焦的时候,相机应该会自动识别焦段变化并且对最低快门速度做出调整。问题是D810始终为15-30mm f/2.8分配1/25秒的最低快门速度。当我把照片导入Lightroom之后,才发几乎所有照片的焦段记录都是22mm,偶尔有几张照片记录的是24mm。也就是说,镜头信息没有被正确记录到EXIF中,或者说无法被识别。Lightroom很好地识别出了镜头是“15-30mm f/2.8”,但是并不能正确识别是腾龙镜头。在镜头校正面板中,我必须手动选择镜头配置文件才能够进行镜头校正。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固件版本的问题,或者是和特定相机的匹配问题。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能够通过固件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关于副厂镜头的兼容问题永远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为你不知道这些怪异的问题在什么时候会突然冒出来。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7

自动对焦性能

由于镜头配备了USD宁静波马达,因此自动对焦非常安静,速度也很快,与我平时使用的尼康镜头没有太大区别。然而,我对腾龙15-30mm f/2.8 VC的自动对焦并不感到十分满意,主要是对焦的稳定性存在问题。

首先,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使用中央对焦点以AF-S对焦没有任何问题。镜头对焦迅速、准确,非常可信。

然而,在使用AF-C对焦的情况下,我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镜头寻找焦点的速度非常快,问题在于即使我对准的是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合焦之后依然经常会不断地重复对焦,这种情况我在其他尼康镜头中并不曾遇到过。并不是说在所有情况下都如此,但是只要对焦的对象存在一些影响判断的因素,这种犹豫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我在试用镜头的过程中拍摄了不少瀑布,当对焦在山岩上的时候,镜头明显表现出了这种对焦的犹豫,以至于我在一些时候不得不切换到AF-S进行对焦(通常情况下我的相机都是设置在AF-C并且通过AF-ON来激活对焦,不需要切换AF-S和AF-C)。

弱光会进一步放大这种对焦的犹豫。我在夜晚的室内比较过腾龙15-30mm VC和尼康16-35mm f/4 VR,后者的自动对焦速度和可靠性都比腾龙镜头更好(由于没有14-24,因此无法比较)。事实上,我最初发现这一问题就是因为在室内拍摄的部分照片焦点不实,才会尤其关注对焦。在弱光环境下,即使使用中央对焦点在AF-C模式下依然可能会反复对焦,而使用边缘的非十字对焦点则经常很难对焦。在同样的环境下,16-35mm可以迅速合焦,腾龙15-30mm有时候合焦很犹豫甚至无法合焦。

我看过一些评测,对于15-30mm f/2.8 VC镜头的自动对焦评价很高。但是我经过反复试用(当然,我试用的时间确实有限),无论在户外拍摄照片还是在室内拍书,它的自动对焦性能都算不上优秀,尤其在弱光下如果配合D810的非十字形对焦点,对焦非常困难。因为时间很短,我没有完全摸透它的脾气。光线似乎不是唯一因素,因为并非在弱光下完全不能对焦。某些时候,光线很弱也可以正确合焦。因此,我认为还是与对焦的对象有一定关系,弱光只是强化了这种关系。所以我总结腾龙的自动对焦是不够稳定。

这到底是镜头个体差异,或者是镜头与相机配合的问题我不得而知。好在这样一支超广角镜头大多数时候用于户外良好光线情况下的风景摄影,对焦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但是,f/2.8+VC的组合对于弱光摄影是极大的诱惑。如果你的目的是室内摄影,我建议你评价一下这支镜头的自动对焦能力后再做决定。我只能说,一旦对焦稳定,它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安静。然而,前提是,它得稳定。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8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9

成像质量

在腾龙发布15-30mm VC后,很多主流摄影网站,包括一些国内网站都对该镜头进行了评测和试用,总体评价是锐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传奇的尼康14-24mm。在我的试用过程中,这支镜头的整体锐度确实优秀。全开光圈中央非常锐利,缩小光圈后中央成像有轻微改善;边缘全开光圈的锐度明显强过尼康16-35mm VR——不是强一点点,完全是两个水准——缩小光圈后边缘锐度的提升要比中央明显很多。从焦段来看,广角端好于长焦端。长焦端全开光圈后边缘锐度没有广角端那么惊艳。在35mm端,16-35mm f/4 VR全开与15-30mm f/2.8 VC全开的成像质量比较接近。

与大多数广角镜头一样,腾龙15-30mm VC在广角端的桶形畸变也很明显。下面这张照片能够让你比较清楚地看到畸变的实际效果。相机俯仰角的改变会放大这种畸变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广角镜头的独有魅力。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软件来校正畸变,同时牺牲一部分视角。即使如此,由此带来的广视角依然是震撼的。如果我手里是一支标准变焦镜头,那么我站在妙高台的房间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拍下这般整齐而完整的画面——畸变经过Lightroom的校正和裁切,依然保留了足够宽阔的空间。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0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4

腾龙15-30mm VC在全开光圈情况下暗角很明显。当然,暗角也是一个能够通过后期处理简单校正的问题。在风景摄影中,暗角通常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在某些场合下,暗角会被放大。对我来说,这张照片的暗角恰如其分,很好地烘托了主体;只是,假如这不是你需要的效果,或者你希望获得整个画面均一的曝光,那么你需要缩小光圈来减轻暗角的影响。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1

镜头的色散控制很好,全开光圈下在镜头边缘区域也没有看到非常强烈的色散现象。虽然不少评测评价腾龙15-30mm镜头抗眩光能力出色,然而对这一点我无法做出准确评价。由于天气关系,整个拍摄期间并没有很强烈的直射阳光。我尝试了一些逆光拍摄,在几张照片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光斑,在部分照片中记录到了清晰的彩虹样色彩伪迹——乍看到这条七彩光带我还真怀疑是不是CMOS坏了——问题在于,我是在瀑布边拍摄照片。虽则比较注意擦干镜头,还是难免在拍摄时被水滴溅射,这无疑会大幅影响镜头的抗眩光表现。所以,我很难从这些照片对15-30mm的抗眩光效果做出判断。

在保证镜头清洁的情况下,这张从洞内向外拍摄的照片在右上角出现明显的眩光,分辨率下降。我认为15mm端比较突出的镜头对于抗眩光本身是不利的,这一点与尼康14-24mm镜头相同。由于大多数镜头面对眩光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至少腾龙15-30mm在这一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属于正常水平。

眩光

总体来说,成像质量是腾龙15-30mm f/2.8 VC镜头的强项,也是它最为出彩的地方。如果想要获得最佳锐度,尤其是在大光圈条件下获得广角焦段的锐利影像,15-30mm不会让你失望。这绝对是一支追求极致像素体验的摄影爱好者无法拒绝的镜头。

说到色彩还原,坊间一直流传腾龙镜头偏黄的说法。我对于所谓的镜头色彩还原向来不是很敏感,什么冷艳啊通透啊清淡啊,抱歉,鄙人眼拙大概率看不出来。但是,在后期处理照片的过程中,确实发现这次拍摄的照片整体有偏黄的现象。我不肯定和镜头有关,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镜头对色彩的还原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关系,只要在白平衡中略微降低色温就能平衡这一问题。对于后期处理来说,镜头本身的色彩还原并不是重要因素。相反,锐度是后期处理所无法解决的重要因素,所以这是决定镜头成像质量的最关键要素。在这一点上,腾龙15-30mm绝对堪称上乘。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2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3

腾龙15-30mm镜头试用总结

在把镜头打包寄回的时候,我暗暗有些不舍。确实,腾龙15-30mm是一支相当实用的镜头,焦段、f/2.8和防抖,构成了这支镜头的价值三角。而在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则是出色的成像质量。当然,如同任何镜头一样,腾龙15-30mm也不可能完美。因此,假如让我重新做一次选择,我是否会购买这支镜头作为我的广角变焦配置?

尽管我很喜欢这支镜头,然而当我看到桌子上并排放着我的16-35mm f/4 VR和腾龙15-30mm,我还是得说16-35mm VR依然是我的最爱,即使它的最大光圈只有f/4,即使它的16mm端畸变严重,即使它的成像质量比不上出神入化的腾龙,即使它不应该卖那么贵。我的大多数照片都是伴随着不断的行走而来的,有时候是走起来很累的路,在重量上这两支镜头实在差别太多。此外,风景摄影的最常用光圈在f/5.6-f/11之间,这个区间里16-35mm VR并不逊色太多,尤其20-30mm这段我最常用的焦段在f/8光圈下16-35mm VR非常锐利。加上更好的自动对焦和防抖表现,以及能够安装77mm滤镜,这些都是我倾向选择16-35mm VR的原因——但是,尼康的16-35mm VR真卖得太贵了!

假如你的重点是画质,尤其是大光圈的成像质量,那么16-35mm完全无法与腾龙15-30mm相比。在14-24mm和15-30mm之间,个人认为15-30mm的焦段更实用,并且防抖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加上尼康14-24mm在对焦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个没有经过个人证实),对于尼康用户15-30mm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价格不是主要因素,14-24mm的价格也已经不算很高。至于佳能的11-24mm就另当别论,因为11mm和15mm在视角上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5 腾龙SP 15-30mm f/2.8 VC镜头样张17

对于任何镜头要下一个结论都是很困难的,选择就更加是非常主观的事情。不过在这篇文章最后,我还是要就腾龙SP 15-30mm f/2.8 Di USD VC镜头做个简单的总结:

优点:极其出色的成像质量,尤其是广角端全开光圈的锐度表现相当惊艳;在超广角变焦镜头上第一次实现了f/2.8和防抖的组合;非常优异的镜头做工;与原厂镜头相比较高的性价比。

缺点:1100克的重量过于沉重;前组镜片设计无法安装正常尺寸滤镜;在连续伺服对焦模式下的自动对焦不够稳定(不排除个体差异以及相机匹配方面的问题);与相机在兼容性方面存在潜在的问题。

推荐:追求极致广角成像质量的用户,尤其适合经常全开光圈拍摄的场合(比如弱光、室内、星空等)。撇开这样那样的问题,腾龙15-30mm无疑是高性价比、高画质的广角变焦镜头选择。

(关联性声明:本次评测的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镜头是经由易迅网提供的腾龙公司试用产品。该评测文章将同时在易迅网发布。我承诺在撰写这篇文章时与腾龙公司没有任何直接接触与利益往来,与其他竞品公司也没有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