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翱翔抑或折翼?
发布日期:2014-01-13
原来以为上周最吸引人的是富士和松下在CES上发布的两支f/1.2大光圈定焦镜头,不过对我来说显然没什么能比海鸥数码相机的出现更吸引我注意的了。说“对我来说”是因为这确实只是对我而说。海鸥的CF100和CK20确实已经在元旦过后上市了,我只是后知后觉而已。巧合的是,我在12月27日还写过一篇文章,痛陈国产相机令人悲伤的退出。看来是早有先知先觉者做了务实的工作,那无论如何都要比我这种说空话的人值得尊重。
CF100和CK20都是定位高端便携市场的数码相机。其中,CF100使用一块1/1.7” 1010万像素感光元件,镜头等效焦段24-90mm,最大光圈f/1.4-2.3。而CK20则搭载一块1/2.3” 1200万像素感光元件和一支等效25-600mm f.2.8镜头。由于所能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我也没有时间跑一次星光去看一下,所以这些来自网络的数据也不知道到底是否正确,估计八九不离十。看一看两款相机的模样,尤其是那两个大大的海鸥中文logo,多少能勾起很多回忆,也会让人五味杂陈。
海鸥做对了什么
我们先来谈谈海鸥哪些方面做得不错。
首先,这是传统的国产相机制造厂商第一次制造了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数码相机。无论产品本身如何,从无到有本来就是一个突破。因此,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其次,海鸥选择的细分市场我认为是正确的。高端便携相机市场是目前一个还算健康的市场。海鸥没有走低端廉价数码相机市场的路,而是选择了这个细分市场进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当然,可换镜头相机市场是一个更有发展的市场。虽然相机市场总体情况不佳,然而就像我一直说的,不佳的情况就面临变革的可能,而变革就会带来机遇。不过进入可换镜头相机市场的门槛和准备显然要高很多,因此用高端便携相机市场来试水是很不错的。
就产品本身而言,CF100基本上就是一台贴牌的松下LX7,至少从外观和核心参数来看是这样的。在便携数码相机中,我还是比较喜欢松下LX系列产品的,尤其是LX7的大光圈镜头。但是,LX7所处于的小尺寸感光元件(1/1.7”)高端便携相机市场总体上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市场,尤其在索尼RX100和松下GM1这样体积相仿、画质更高的产品出现以后,所以如果确实是抱着不断更新、真正系列化的想法,前景并不明朗。
至于CK20,大约模仿的是富士FZ200吧。关于CK20的资料很少,不过我一看25-600mm f/2.8,本能地想到感光元件恐怕很小,果然如此。我一直不喜欢长焦机,我想所有了解长焦机之所以能那么“长”的道理的人都会赞同我的观点。长焦机的市场其实也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所以对CK20我还真说不上什么。
最后,高管在媒体上有限的声音都提到了对核心技术掌握的需求。据悉,海鸥搭载于CF100上的镜头是自己的镜头,而不是松下使用的徕卡镜头。相机使用的图像处理引擎、对焦模块、防抖元件等也都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性能如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至少看到了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这就够了!
海鸥做错了什么?
对于这样能够掀起一些波浪的国产产品,没必要苛求什么。但是,看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许才有助于今后做得更好。
我最不满意的是很难通过互联网找到可靠的产品介绍页面。几乎所有媒体采用的都是统一的新闻稿,而在新闻稿里并没有产品细节。12月底我访问的那个海鸥公司官方网站居然无法打开了!太神奇了!如果你想让消费者了解你的产品,那么请给他们提供一个了解产品的窗口,谢谢。我想海鸥不指望真的通过这两款产品赚钱,海鸥应该只是希望让别人知道我来了,而且我将一直往前走。你通过什么让别人了解你?你通过什么让别人关注你?至少,你通过什么让别人确切知道产品的具体参数?
做一个漂亮而实用的网站有那么难吗?这恐怕是成本最低然而性价比最高的事情。说实话,所有相机制造厂商的中文网站在我看来没一个是称得上优秀的。佳能和索尼的网站算合格,尼康的网站要我说那就是一塌糊涂。海鸥既然是从零开始,那就是轻装上阵,既没原始数据库,又没大量需要重新整理的链接,搞一个引人入胜的企业和产品展示窗口在我看来几乎只是一个优秀网站设计员就能干成的——说实话,我这个纯粹外行人大约可以做一大半。重建品牌,关键还是在“建”这个字上下功夫。
其次,我不反对“山寨”。有些人一说国产就是“山寨”个没完。中国的相机制造产业明显落后于日本,而且是落后一个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所有产业的起步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代工、贴牌、借鉴到最后的自主研发,需要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和宽容。但是,在给LX7和FZ200贴上海鸥的标签以后,为什么不花点心思告诉别人还有哪些东西是我自己的?除了说一句“xx是自主研发的”以外,就不能对这些事情详细解释一下吗?须知,关心海鸥的都是对数码相机有了解有感情的人吧!
这其实还是宣传。有人已经抱怨过了,海鸥相机没样张,没细节,一百样没有。其实,爱好者是需要了解细节的。尽管我从来不在意样张,然而漂亮的样张也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这是不争的事实。相机首先是大多数人拍照的工具,然后才是少部分人把玩的器具。把摄影放在核心,然后再来谈国产,再来谈品牌,这是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海鸥说自己的图像处理引擎是SIPT 2代,于是有人问,1代是啥玩意儿?5代对焦系统,那前几代都是什么情况?如果你认为是核心技术,你认为自己的团队在过去很多年里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你觉得我的东西是拿得出手的。那么你应该做的不是告诉别人“这是我们的研发成果”,而是告诉别人你的研发成果是什么,你为什么和别人不同,你的优势在哪里。高科技产品最后是用功能来说话的。
此外,产品定价不可理喻。CF100的官方定价是3299元。我在京东看了一下,LX7的价格是2199元。如果当年比亚迪F3的售价比丰田还贵,你觉得F3能如此风靡?我相信以“限量销售”上市的海鸥相机制造成本要大幅高于规模化生产的CF100或者FZ200。然而,市场是从不相信眼泪的。消费者最终只会在意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至于品牌溢价,海鸥现在是远远比不上松下和富士的,更不要说尼康或者佳能了。
CF100和CK20这两台相机给我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这是国产传统相机品牌的突破;另一方面,这又与我自己的预期有点差距。这种预期并不是指对产品的预期,而是指对于品牌运作的预期。我理解CF100和CK20只是探路石,而且经济状况和数码相机的市场现实决定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还会有后续。可是,我总觉得在很多关键问题上海鸥并没有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或者说没有吸取前人在市场上所犯下的错误。这也许是令我感觉焦急的地方。而且,我也不喜欢这种“限量”的策略——也可能是无奈的现实——我总觉得一款产品是面向市场的,是充分准备经历残酷市场竞争的,是要在消费大潮中奋力冲杀的,而不是躲在深闺享受温香软玉的。
只能说我从CF100和CK20中看不到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气,也看不到海鸥是在用心经营这一品牌。或许是多虑了。无论如何,是一缕刺破黑夜的曙光,抑或日落前最后一丝夕阳,让时间来证明吧!所有努力与汗水,只有到成功的那一天,世人才能评价!
首先给海鸥的团队以敬意!在这个时代,任何务实干活、埋头做事的人,都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