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胶片!

发布日期:2012-09-11

乐凯胶卷

在数码摄影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可能都不会知道“乐凯”牌胶卷的存在——股民们兴许很熟悉乐凯胶片这四个字——如我这个年纪的人对于乐凯胶卷也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然而,对年龄更长的人,比如对我父亲这一辈人来说,乐凯胶卷可能是难以忘怀的记忆。乐凯停止生产彩色胶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处于破产保护之中的柯达公司也正在出售包括胶卷在内的民用影像业务。今年或许是数码摄影对胶片摄影的清算之年。富士还能支持多久?

数码与胶片之争由来已久,或许永远不会有结论。我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很莫名地接受过一期摄影培训,当时老师对于数码相机这一新生事物全然不能接受,甚至连自动对焦都不怎么能接受。坊间曾流传一些关于数码相机的笑话,比如在领导人握手时按下快门,拍出的却是双方都已经背转身子的影像云云。

时光荏苒,快20年过去了,一切都不再一样。回顾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人总是容易犯短视的错误,即使如柯达这样的巨人都无法看清未来的方向,讽刺的是第一台数码相机正是出自柯达。今天,人们对数码与胶片的选择早已不感兴趣,人们感兴趣的是用更好的手机替代数码相机,因为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台iPhone似乎已足够满足他们的拍摄需求。20年后我们是否也要像今天对胶片说再见一般对相机挥手?谁又能知道呢?

其实我很理解那种对胶片的眷恋情感。在一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会反复拿废胶片练习如何把胶卷装入相机后背,娴熟的操作能硬生生让一卷36张的胶卷多拍上几张照片。到商店里随便就能买到彩色胶卷,富士偏绿柯达偏黄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俚语”。拍好照片回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到底结果是怎样的,要等冲印出来以后才能看到到底是不是留下了些值得记忆的东西。冲印照片时才发现相机快门控制有问题是终身难忘的遗憾。有时候一卷胶卷拍不完,还要等到下一次拍照片以后才能拿出胶片来冲印,期待就更强烈了许多。将胶卷和照片保管起来也是一门学问,翻来翻去的是一种乐趣。对于高手和发烧友,自己制作暗房,自己显影、定影、修片,还有幻灯机,这些显然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

但是,人无法总是生活在过去,不是吗?逝去的东西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她的逝去,而今天的东西如果在明天逝去,你是不是也会留恋?客观来讲,至少对135相机来说,我觉得在技术上完全没有理由怀念胶片。数码味在你的心里,而不在照片上。使用胶片是因为它是胶片,仅此而已,就像你买PRADA只是因为它是PRADA颗粒感不是胶片的“长处”,这只是银盐的成像原理而已;数码感光元件使用了与银盐不同的感光原理,不能因为“不同”就认为是“不好”,不然就变成了未庄的遗老遗少。

新闻里看到一位大学老师说,在商业和实用的领域,数码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艺术依然是胶片的领域。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很恶心。艺术无疑是人类最真挚情感的感官反映,艺术从不是一小撮人自娱自乐的道具。将自己与大众抽离出来然后打上艺术的标签,充其量只能是贩卖艺术外壳的无良商贩而已。

我非常认同爱好的多样性,我也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喜好,所以我不认为非要为胶片和数码争个你死我活。如果你喜欢大幅相机,那么你完全可以使用你的胶片,没有人会反对你,只要你觉得方便,只要你觉得你所获得的结果是数码相机无法实现的。但是,使用小众商品不代表你在干艺术。艺术取决于作品是否能够激发他人内心的波澜,而从不取决于你使用胶片还是数码——尽管人类都有一种迷恋过去的情感,任何东西一旦稀少就容易被封为艺术。与其说艺术,不如说疯狂的娱乐更合适一些。

但是,不要忘记人只能生活在现在,并且将生活于未来,而永远不可能停滞于过去。回味胶片的记忆、抚触胶片的质感与喜欢数码摄影并不矛盾。怕的是站在过去的山峰上不愿前行,甚至看不到前面更高的峰峦,还要为自己寻找种种理由。数码摄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习惯,我们记忆自己的经历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方便,而如我这般的门外汉也可以在电脑前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各种处理而不必拥有任何专业的设备。数码摄影让曾经有些高高在上的摄影变得简单,让更多人能够拍出鲜艳夺目的照片。如果只是因为原来只有你能够获得的东西现在有更多人可以获得而拒绝而否认,那么未免有些过于卑鄙。

忘记哪位科学家在谈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时曾经说过,新理论不是通过让那些老专家接受而成为主流,而是通过那些老专家最终死亡退出历史舞台、而在新理论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成为主角而成为主流。残酷但是真实的评论。如果你对时代说不,那么或许你已经被时代淘汰,除非你觉得你强大到能够改变时代。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胶片已经成为历史。我有些恐惧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不得不说20年后什么现在难以预见的东西替代今天我们熟悉的单反相机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有这一天,我会带着无限眷恋但是毫不犹豫地与我所有的相机和镜头告别。到那个时候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数码与胶片之争,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100年前,我们是不是也争论过马车与汽车呢?